端午節吃的習俗主要是吃粽子、咸鴨蛋、喝雄黃酒。端午節的活動習俗有賽龍舟、佩戴香囊,在庭院懸掛艾草、懸掛鐘馗像、祭拜祖神驅魔,還有搶鴨子的習俗。其中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影響最大、覆蓋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。
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

端午節的習俗非常多,除了家喻戶曉的吃粽子、賽龍舟,還有些地方會菜藥草、祭龍、拜神祭祖,還會有打午時水、放紙鳶、掛五色絲線等,這些活動都是各個地區對中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傳承和弘揚。
端午節吃粽子自古以來都是盛行不衰的,還有賽龍舟等,都是為了紀念屈原,因屈原投江,人們擔心魚兒啃食他的身體,所以在河中投入許多雜糧食物,避免魚兒傷他,這也是中華人民的團結、友愛的精神,是一種很好的精神文化。
端午節的意義還在于紀念伍子胥的忌辰,因為伍子胥是一位愛國人士,但因政治緣故自刎而死,并且尸身于五月五日被丟入大江,因此端午節也是為紀念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