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認為,葡萄味甘微酸、性平,具有補肝腎、益氣血、開胃生津、利小便之功效,葡萄具有防癌、抗癌的作用,那么葡萄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,葡萄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呢?下面跟果果一起來看下吧!
葡萄的功效與作用

1、抗貧血,葡萄中還具有抗惡性貧血作用的維生素B12,常飲紅葡萄酒,有益于治療惡性貧血;
2、抗毒殺菌,葡萄中含有天然的聚合苯酚,能與病毒或細菌中的蛋白質化合,使之失去傳染疾病的能力,常食葡萄對于脊髓灰白質 病毒及其它一些病毒有良好殺滅作用,而使人體產生抗體;
3、利尿消腫,安胎。據李時珍記載,葡萄的根、藤、葉等有很好的利尿、消腫、安胎作用,可治療妊娠惡阻、嘔吐、浮腫等病癥;
4、美容養顏,葡萄籽中含有獨一無二的前花青素,這種物質具有超強的抗酸化和抗氧化的功用,能在自由基傷害細胞前將它除去,從而達到緊致肌膚、延緩衰老的作用。常吃葡萄可使膚色紅潤,秀發烏黑亮麗;
5、補益和興奮大腦神經,葡萄果實中,葡萄糖、有機酸、氨基酸、維生素的含量都很豐富,可補益和興奮大腦神經,對治療神經衰弱有一定效果。
6、補氣血,強筋骨,利小便。治氣血虛弱,肺虛咳嗽,心悸盜汗,風濕痹病,淋病,浮腫。
7、《本經》:主筋骨濕痹,益氣倍力,強志,令人肥健耐饑,忍風寒。可作酒。
8、《別錄》:逐水,利小便。
9、《藥性論》:除腸間水氣,調中治淋,通小便。
10、《本草圖經》:治時氣發瘡疹不出者,研酒飲。
11、《滇南本草》:大補氣血,舒筋活絡,泡酒服之。治陰陽脫癥,又治盜汗虛證。汁,治咳嗽。
12、《滇南本草圖說》:治痘癥毒,胎氣上沖,煎湯飲之即下。
13、《百草鏡》:治筋骨濕痛。利水甚捷,除遍身浮腫。
14、《本耳再新》:暖胃健脾,治肺虛寒嗽,破血積疽瘤。
15、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補氣,滋腎液,益肝陰,強筋骨,止渴,安胎。
16、《新疆藥材》:解毒,散表。
17、《陸川本草》:滋養強壯,補血,強心利尿。治腰痛,胃痛,精神疲憊,血虛心跳。
葡萄的營養價值

葡萄含糖量高達10%~30%,以葡萄糖為主。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于消化,適當多吃些葡萄,能健脾和胃。葡萄中含有礦物質鈣、鉀、磷、鐵、葡萄糖、果糖、蛋白質、酒石酸以及多種維生素B1、B2、B6、C、P等,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, 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、疲勞過度大有裨益,此外它還含有多種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質。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后,糖和鐵的含量會相對高,是婦女、兒童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。
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,能很快的被人體吸收。當人體出現低血糖時,若及時飲用葡萄汁,可很快使癥狀緩解。葡萄中含的類黃酮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,可抗衰老,并可清除體內自由基。葡萄中含有一種抗癌微量元素( 白藜蘆醇),可以防止健康細胞癌變,阻止癌細胞擴散。葡萄汁可以幫助器官移植手術患者減少排異反應 ,促進早日康復。
知識延伸:葡萄的醫學價值
現代醫學研究表明,葡萄具有防癌、抗癌的作用。葡萄具有極高的觀賞性,人們將其制作成各種盆景放置室內,清香幽雅美觀別致;或在居室前后栽植,藤蔓纏繞,玲瓏剔透,芳香四溢,是美化環境的佼佼者。然而,葡萄的巨大經濟價值主要在于釀酒,全世界80%的葡萄都用于釀酒。但是,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,消費觀念的轉變,越來越多的葡萄被釀成果汁,成為味美多效的營養保健果品。其不但能治療多種疾病,直接飲用葡萄汁還有抗病毒的作用。
中國歷代醫藥典籍對葡萄的藥用均有論述。中醫認為,葡萄味甘微酸、性平,具有補肝腎、益氣血、開胃生津、利小便之功效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載文說:葡萄主“筋骨濕痹,益氣,倍力強志,令人肥健,耐饑,忍風寒。久食,輕身不老延年。”葡萄不但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,還可用于食療:頭暈、心悸、腦貧血時,每日飲適量的葡萄酒2~3次,有一定的治療作用;干葡萄藤15克用水煎服可治妊娠惡阻。《居家必用》上還曾記載葡萄汁有除煩止渴的功能,
溫馨提示:葡萄雖然有很多的功效與作用,但是葡萄也有宜忌的人群,糖尿病患者及便秘者不宜多吃。陰虛內熱、津液不足者忌食。肥胖之人也不宜多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