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梅酒是由楊梅、白酒和冰糖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。味香甜,含葡萄糖、果糖、檸檬酸、蘋果酸及多種維生素。早在元朝末期,古人就知道配制楊梅酒,據《本草綱目》記載楊梅具有“生津、止渴、調五臟、滌腸胃、除煩憤惡氣”實為老少皆宜的佳品。楊梅酒其口感獨特,香味濃郁,口味香醇。以預防中暑和解除輕度暑熱為主,不適于暑犯心營、肝風內動,等癥。楊梅酒可以平衡酸堿、和諧養生。
楊梅果酒經人體代謝分解最終產物中的鉀、鈣、鎂、鈉等陽離子含量較高為強堿性食品,能有效平衡如肉類食品和米飯、面包等主食內含有的氮、氯、硫、磷等酸性物質,達到酸堿平衡,益于抑制人體內癌細胞的生長和發展,提高健康體質。
楊梅酒的功效與作用
用白酒浸泡的楊梅,盛夏時節食用會頓覺氣舒神爽,消暑解膩。拉肚子的時候,喝下即可止泄,具有收斂作用。還有消食、除濕、解暑、生津止咳、助消化、御寒、止瀉、利尿、防治霍亂等醫藥功能。
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,維生素 C 的含量也十分豐富,不僅可直接參與體內糖的代謝和氧化還原過程,增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,而且還有降血脂,阻止癌細胞在體內生成的功效。所含的果酸既能開胃生吞生津,消食解暑,又能阻止體內的糖向脂肪轉化的功能,有助于減肥。
楊梅對大腸桿菌、痢疾桿菌等細菌有抑制作用,能治痢疾腹痛,對下痢不止者有良效。楊梅的果肉中的纖維素可刺激腸管蠕動,有利于體內有害物質的排泄。楊梅中含有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12以及果仁中喊的氰苷類、脂肪油等抗癌物質,對于防治癌癥有一定的積極作用。
楊梅泡酒怎么做
方法一
材料:楊梅,50~60度白酒,佛手片。
做法:以50~60度白酒浸泡楊梅,加入適量佛手片,泡后15天即可。
方法二
材料:楊梅500g, 糯米白酒500ml, 冰糖150g,
做法:
1、挑選成熟新鮮、沒有破損的楊梅,摘除葉子、果梗,并用高度白酒清洗楊梅。
2、泡楊梅酒的廣口瓶清洗干凈并徹底晾干。
3、將楊梅和冰糖以層層交疊的方式,即一層楊梅,一層冰糖,放入瓶中,最后再倒入所有的酒,讓酒漫過楊梅,蓋緊蓋子密封保存,陰涼、避光、室溫下三個月即可。
4、啟封后,要迅速分離果肉和酒。喝時可以倒上一小杯,加入冰塊與蜂蜜,清爽甘甜。
方法三
材料:楊梅,枸杞,白酒,白砂糖。
做法:選取上好的楊梅,還有枸杞子,洗凈后,待其晾干后加入白酒,楊梅約占白酒體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,可以加入適量的白砂糖,蓋上蓋,然后密封置于陰涼干燥處存放半年以上就可以了。
知識延伸:泡制楊梅酒的注意事項
1、泡藥酒的選用
(1)一定要是真正純糧食酒,酒的選用是泡藥酒最為關鍵的一步,大家都知道,最近據媒體接連報道,說市場上70%多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+香料+甜蜜素+水勾兌而的,很多打著純糧釀造旗號卻是食用酒精勾兌而成,這兩種酒最大的不同在于,純糧釀造酒是天然發酵釀造而成,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天然物質,而這些天然形成的物質會和藥材發生反應,如此才會產生神奇的保健醫療作用,而食用酒精勾兌酒的本身添加成分對人體就不是很好,更會影響破壞藥材的功效,所以選擇泡酒很重要,一不小心選擇酒精勾兌酒當泡酒,再好的藥材也只會浪費了,甚至起到反作用。因此,泡藥酒一定要選用純糧釀造的酒,好藥材配好酒,才能達到藥酒最大功效,這種無添加的純糧食酒在市場上不好找,在此,筆者向大家推薦一款本人一直在用的谷養康純糧酒,只有真正純糧釀造的酒才能達到藥酒的最大功效。
(2)度數:炮制藥酒一般采用含酒精量在50~60度的優質純糧食白酒最佳,從中藥材分析,不論中草藥,還是動物藥材,都含有水分,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細菌和病菌,而只有稍高的度數才能殺死細菌和病菌,還有,藥材水分的滲出會稀釋酒精度,所以選擇度數偏高一些的酒才是合適的。而酒度數低,不利于中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,從而影響治療和保健效果。最后,從保質角度來看,低度酒,再加上藥材的稀釋,含水量過高,不利于長時間保存。另外,酒的存放隨著時間的推移,度數也會下降。所以選用50-60度的酒用來泡酒比較好。
(3)不易選擇塑料桶裝酒:市場很多塑料大桶酒,尤其是裝高度酒,其實是很不好的,一定要選擇陶壇或者玻璃瓶裝酒,切記不能用PET塑料桶,酒具有腐蝕作用,尤其是高度白酒,長時間和塑料桶接觸,白酒腐蝕塑料容易融入一些塑料桶的成分,為了安全起見,最好不要用塑料桶裝酒泡酒。
2、楊梅的選用和處理
泡酒的楊梅以瑞安高樓黑炭梅和茶山楊梅為好,這兩種楊梅糖分高,酸度適中,色澤較深,香氣足,口感柔和。請挑選新鮮、成熟度高、無破損的楊梅,去除葉子、果梗(果梗含有多量劣質單寧使酒味苦澀)。
3、容器的選擇
泡藥酒的器皿一定要選擇陶壇或者玻璃器皿,有條件最好選擇陶壇,陶壇比玻璃更適合存酒放酒,我們熬制中藥、古時候存酒都是陶的,可以加速酒的老熟,不能選用塑料和金屬器皿。塑料和金屬中容易逸出有毒物質,或者產生毒化反應。而玻璃和陶瓷,就不會產生上述情況。